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科技博览 >
栽下科技树 引来金凤凰
来源:民权县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1-07-20 10:51     浏览次数:

——河南大学科技协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河南大学副校长、科技协会负责人王学路(右二)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杜祖亮教授(右)指导青年教师开展量子点显示屏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李霞(右二)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5月2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一时间,在河南大学科协科技工作者中反响强烈,纷纷表示,一定学好“四史”,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6月9日上午,本报记者对河南大学副校长、科技协会负责人王学路,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李霞,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祖亮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王学路:结合自身领域学好党史,坚定科技原始创新的决心

6月9日上午,作为河南大学副校长、科技协会负责人王学路刚出差回来,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感受颇深。

王学路在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时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个大会开得非常及时,开得非常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两者紧密相关,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要重视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更多是自由探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应用研究更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目的都是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理论或技术。做好原始创新,尤其要创造开放竞争的环境,只有通过互相学习、交流和竞争,才能快速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科技体制的改革,指出要激发科学家原始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要让科学家有公平竞争获取项目的机会,使科技工作者可以集中精力做科研。“十四五”科技规划中提出“揭榜挂帅”“赛马”,习总书记提出要做真榜做好榜,要让更多的优秀科技人员去申请,要优秀的人去揭榜、去参与竞争。

关于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王学路认为,那是因为这些年我国科技发展快,有些领域已经超过或将要超过人家,所以才“卡我们的脖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技规划和布局,要“以不变应万变”,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原始创新,我国科技水平就能不断快速提高,就会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

“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对国家科技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充分肯定了这些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正是因为这么多年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我们建立起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科学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和硕士,这些人才都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王学路深有感触地说。

王学路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后,更明确了河南大学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河南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目标是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产出一流的成果,这就需要汇聚一流的师资队伍,要引导教师重视研究的创新性,要重视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并且,在一流师资和高水平科研带动下,学生才可以真正接触和理解创新性科研,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河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将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采访结束时,王学路满怀激情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杜祖亮: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杜祖亮,教授,博导,中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牵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迄今已从事科研工作30年。

杜祖亮在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时,由衷表达了对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敬重,他说自己从一脉传承的科学家精神以及党和国家的科研方略、科研政策和科研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身为科技工作者,要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机遇,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杜祖亮说:“习总书记指出,创新的关键是人,全国‘两会’也提出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和人才工作,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做。科学氛围前所未有的好,国家的需求前所未有的高,这是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对于科学家来说更是一个幸福且幸运的时代,大有可为。一方面,过去的人才外流趋势已转变成了当前的海归成风;另一方面,中国的研发能力已由过去的全面落后开始一日千里,甚至在个别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在显示与照明技术方面,当我们还在用着‘大脑袋’的台式电脑时,韩国就已经做出了液晶显示屏,韩国和日本联手淘汰了我们这一领域中的民族企业。在我们奋起直追的过程中,韩国又开始对我国‘卡脖子’。好在经过一番艰苦奋斗,在目前的国际研发力量中,中国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摒弃了零和博弈思维下的‘卡脖子’策略,转而走自主性的知识产权路线。‘中国声音’在世界科技圈中越来越响亮,取得了显著的后发优势。”

杜祖亮又说:“我的老师、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创始人朱自强先生,以及同样为实验室的发展作出决定性贡献的党鸿辛院士,都是老一辈科学家中的典范。他们一生淡泊,不追名,不逐利,不讲享受,用的椅子和洗漱用具十几年没换过,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他们那种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科学家精神;艰苦创业、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甘为人梯、潜心育人的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持久的文化力量,感染着一代代后来人,激励着他们在科技报国的漫漫征途上不断奋进,再创辉煌!”

李霞: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转化成果应用于人民健康事业中

李霞,博士、教授、三级特聘研究员、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年底回到母校河南大学工作至今,2017年入选河南大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2017年3月受聘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现任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党支部副书记、实验室主任。

李霞带领的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一直很重视党史学习和德育教育,并且从老一辈的科学家的事迹中提炼出来一些精神和内涵,激发老师和学生自立自强、独立自主、脚踏实地地潜心做科研的精神。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抗体药物实验室研究人员发扬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强化技术攻关,与疫情赛跑,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研发出两代基于纳米硒法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达到临床应用标准并成功转化,获得欧盟CE认证,真正践行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这是国际上首次将硒标技术应用于病毒检测。实验室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也是河南省唯一接受表彰的高校单位。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第十届中国科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李霞表示:“我要切身落实好‘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不忘‘解决患者疾苦’的初心,做老百姓用得起的抗体药物。秉持‘团结、认真、坚持、创新’的理念,攻坚‘卡脖子’技术,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转化成果应用于人民健康事业中。”(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传胜 王四典 周仕儒 文/图)

Copyright © 2013 - 2025 民权县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民权县东区人力资源大厦 电话:0370-8551305